西南交通大学,这所坐落于成都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在教育领域熠熠生辉。它是国家首批 “双一流”“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 协同创新计划” 重点建设高校,还设有研究生院,学术地位举足轻重。
学校的办学历史,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896年,西南交大在山海关以“北洋铁路官学堂”之名创立,堪称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也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更是1921年首次建立 “交通大学” 的最早源头之一。历经岁月洗礼,学校多次迁址、更名,1972年正式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西南交大为国家培养了40余万栋梁之才,师生中涌现出3位 “两弹一星” 元勋、65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后,更是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培育了十余位两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学办学特色显著,其轨道交通学科群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构建起全球最完备的轨道交通领域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
学校精心打造一流学科梯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荣登全国第一(A+)宝座,强势跻身国家 “双一流” 建设序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遥感技术等学科闯入世界前50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US NEWS 学科排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 / 生态学、物理学等10个学科挺进ESI世界排名前 1%,工程学更是位列ESI世界排名前1‰。
在科研领域,西南交通大学成绩斐然,构建起轨道交通领域最系统的国家实验室体系。校内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还有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 个国家铁路局创新平台。
学校获批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科技人才评价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等项目。当下,学校锚定锻造国家轨道交通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目标,聚焦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前沿领域,有组织地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 工程化试验线建设,并通过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大力发展前沿交叉学科。
在学科专业上,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依托强大的学科实力,培养出众多优秀专业人才。其机械类专业也实力强劲,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创新。此外,西南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新兴领域也积极布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李天瑞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顶尖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学校在新兴学科领域的科研实力。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大力投入,无论是城市内部的地铁、轻轨,还是城市间的高铁、城际铁路,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西南交通大学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学科实力、卓越的科研成果以及众多王牌专业,无疑是有志于投身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学子的理想学府,值得广大考生重点关注。
网上股票配资公司,深圳配资门户网,股市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